坐上高原“復興號”,外國藝術家感受“詩和遠方”?
近日,由波蘭、剛果(金)、蒙古國、韓國、俄羅斯、意大利等國畫家、攝影師組成的藝術家團隊,在西藏各地采風、創作,感受“詩和遠方”。
團隊成員先后參觀了布達拉宮、大昭寺、甘丹寺、羊卓雍錯,并體驗了西藏傳統手工藏香、藏紙制作等。他們還和當地旅客、農牧民一道,乘坐由國鐵集團牽頭、中國中車組織中車株機公司等單位聯合研制的“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前往藏東南地區林芝市。
乘坐體驗
年輕的波蘭藝術家白尾(Wieslaw Borkowski)說,高原“復興號”座椅舒適,和他此前乘坐過的中國其他省區動車組一樣。
此次行程共有十余天,白尾認為還是太短暫了。“下次來,我想在羊湖(羊卓雍錯)待上一周,在唐卡畫院、藏醫院等多待幾天,深入了解西藏傳統文化,這一定會讓自己的創作更有靈感。”
▲圖為剛果(金)青年畫家、在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攻讀碩士的艾為(Mbelo Mantinga Herve)乘車期間進行拍攝。
和白尾同排而坐的艾為(Mbelo Mantinga Herve)來自剛果(金),2019年開始攻讀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學位。他說,作為一名來自非洲的乘客,在西藏體驗高原“復興號”,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歷。在火車上,他聽到了漢語、英語和西藏當地語言,用于通知乘客注意事項。
莫德格瑪(Myadagmaa Tserenpil)來自蒙古國巴彥洪戈爾。當天,她在行駛平穩的列車上使用鉛筆描畫了一張佛像題材的草稿。“我們國家也信奉藏傳佛教,來到西藏,讓我有一種來到‘圣地’的感覺。此前的寺廟之旅,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父母的朝佛經歷。”她說,家人知道她來西藏了,特別開心。
▲圖為韓國畫家柳時浩(Ryu-Siho)乘車期間拍攝雅魯藏布江沿線風光。
來自韓國的柳時浩(Ryu-Siho)及俄羅斯姑娘阿利亞·科瓦連科(Alevtina Kovalenko)沿途不斷按下相機及手機快門,欲將西藏的景色留存下來。
柳時浩博士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主攻中國畫。“從拉薩出發沒多久,這一路的景色居然相差這么大。”柳時浩感慨,林芝冬日風光和韓國有點像,山頂有些冰雪,非常漂亮。“我一路都在想,我是學國畫的,用國畫的方式怎么表達這里的自然色彩和壯闊。”
意大利藝術家雅各伯(Jacopo Della Ragione)說,可以感受到在西藏的自然條件下,人類的身體很難完全適應。“通過現在我們看到的,可以感覺到最近10年或20年,西藏發展挺快的……但我真的想不到,比如說100年前,他們的生活會有多困難。”他說,此行自己看到了一個發展中的西藏。
曾經“望斷層梯瑞石懸,思連絕頂嘆云天”如今高原“復興號”馳騁“世界屋脊”不僅帶來高鐵的舒適體驗觀賞到湛藍的天空和流瀉的白云還帶動了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向世界再次展現了中國鐵路“新名片”展示了中國發展“新奇跡”必將助力西藏高質量發展“一往無前”!